《防灾科技学院报》
出版时间:2017-05-20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者按】2016年12月,教务处组织了第四届“教学新秀”推荐申报工作,全院有6个系部推荐了13名教师参加“教学新秀”评选。经过筛选、初审及学院教学督导组为期两个学期的跟踪评价,2017年3月,学院教学委员会根据候选教师的工作表现和成绩投票,评选出5名“教学新秀”。这5名教师是学院青年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传递立德树人正能量。

积学以储宝 酌理以富才

——记人文社科系唐元老师



    唐元老师2011年来校工作,现为人文社科系专任教师,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主讲中国古代文学相关课程。“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这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总结的文章写作的原则,唐老师也以此为讲授经典文学作品的原则,绝不敢掉以轻心,不敢杂乱狂妄,以谦敬细致的态度培育英才。
一、温柔敦厚,《诗》教也
    唐元老师在2011年7月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来到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工作。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系统讲授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比较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等课程,每一学年对多个不同专业讲授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并开设了公共选修课《生态电影赏析》。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史未曾断绝过的文明古国,优秀的文学作品琳琅满目,唐老师与学生们徜徉在中国文学史光辉璀璨的路途上,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体会性情之真,吟咏音韵之美,探析辞藻之奇,感受生命之重。在教与学之间,与曾经的山水相逢,与往日的胸怀共振,青春的心灵徐徐陶冶,知识的宝库渐渐积累。成学,更是为了成人,温柔敦厚,是文学教育赋予学子的人格养成。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到防灾工作以来,唐元老师在科学研究上兢兢业业,成果显著。主持完成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主持在研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分别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中国地震局教师基金。发表学术论文15篇,包括多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经学浮沉中的文体变迁——两汉解经文体研究》(凤凰出版社2015年出版)和《中国古代风俗》(凤凰出版社2017年出版),作为第二作者的《权德舆诗文集编年校注》(辽海出版社2013年出版),获得国家古籍图书一等奖,并参与撰写《唐诗排行榜》(中华书局2011年版)、《续修四库总目提要·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新编大学语文十五讲》(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宋才子传校笺》(辽海出版社2011年版)。唐元老师非常注重学术研究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只有保持学术研究的先进性,才能保持教学内容立足于学术前沿。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
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总结君子有三件最快乐的事情,其中之一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教育”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文化的典籍中,代表着一直以来所有教师的共同心声。在防灾科技学院,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们,是老师们最看重的英才。唐元老师所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人文社科系,保持着快速的持续发展,考研率和就业率十分令人欣喜,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有硕果,同学们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德才共进,洵为英才。在大家的携手努力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社科系、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减灾行业与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我们每一个老师与同学,会在其中,由小我而达于大我,致广大而尽精微。
四、获得“教学新秀”荣誉的感想
    公元三世纪的一天,出身江南的大才子陆机,在他写下的名作《文赋》中,把文章构思时的状态,形容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每一个美好的春光里,我和我的学生们,会一起分享这篇作品。这篇挣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捆绑的灵感和书写,将再一次响起在我的课堂上。陆机试图把文学的秘密破译出来,我们借由他的破译过程,来打开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审美之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行到水穷处之时,我们每一个人,在狭小的教室里,融汇了古今,贯通了天地。这一刻,是人生极乐。
    我是多么感谢,我的每一届学生,寒来暑往,在我逐渐增长的年轮里,给我永远年轻的生命,给我永远会沉浸其间的每一次审美体验的课堂。你们积极的互动,炽热的感情,诚恳的理想,深刻的反思,厚重的情怀,让我迷恋而欢欣,让这些穿越历史长河和空间阻隔而来的作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是中文系最大的魅力,这是我热爱我的工作,我的生命,我的语言,我的家国,我的所有遗传与新生,我的所有偶然与必然的最大动力。
    能获得大家的肯定和荣誉,无法言尽的感谢在我的心中,可以言传的感谢我也愿意说给每个人听。命运如浮萍,曾经我从没设想会在燕郊这片热土与这么可爱的大家相逢。支持我们的领导,包容我的同仁,爱护我的同学们,我只能用我更加百倍的赤诚,以我的卑微去努力匹配那些我们伟大的先辈代代传诵的经典佳作。当这蜡炬成灰,它一定会记得它曾经燃烧的星星之火,脆弱而坚强,迷蒙而坚定,曾照明书台,曾光亮斗室,它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在无限的美的心灵与自然的疆域里,得到了一种永恒的舒展。

防灾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723次访问,全刊已有159055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