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报》
出版时间:2014-04-29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灾科技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现状及展望

立足新起点 瞄准新目标
谋划新发展 实现新突破

——防灾科技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现状及展望


作者:防灾科技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编者按] 学院自2006年升本以来,坚持“人本治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思路,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技术培训等并存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现代办学体系。八年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学成果不断产出,教学管理日趋完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学院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整体办学实力逐步增强,学院整体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为了总结过去、认清现状、展望未来,本报特刊发这篇专题文章,对升本以来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与展望。

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回顾

    2006年2月,学校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实现了办学水平的一次质的飞跃。升本以来,各项建设成果丰硕。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学院在办学思想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人本治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思路,总结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团结奉献”的学院精神,提炼出大气磅礴的“崇德博智、扶危定倾”八字校训,概括出宽广深厚的“仁爱、严谨、俭朴、担当”八字校风,原创出充满力量的“大爱无疆”(代校歌)校园歌曲,确定了追求高远的教师誓词。这些理念和文化得到了学院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同,起到了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彰显特色和推动发展的巨大作用。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经过多年建设,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合作教育基地1个、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2个、省部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全院共有249门重点建设课程、38门校级精品建设课程,其中“数字地震信号处理”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教学管理不断规范。学院牢固树立“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的办学理念,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质量保障条件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实习、社会活动等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增强创新和实践能力。以“规范、资源、质量、特色”为主题开展课程建设,建立了以课程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资源分配机制;以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工程为突破,深入开展了以资源建设和质量保证为主要任务的重点课程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校级重点课程”的基本建设体系。构建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制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等,对本科教学全过程、各环节进行监控,及时收集、整理与分析信息,通过“评估—反馈—调控—再评估”的循环,确保教学运行全过程处于监控状态,形成管理闭环,层层负责、全员参与,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注重发挥以内涵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作用,定期开展课程、实习实训、教师、学风等方面的单项或综合质量调查与分析工作,从不同侧面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基本实现了“工作有规范、管理有标准、过程有监控、结果有评价、反馈有落实”的良性循环,教学运行平稳有序,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10年高质量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估,2010年—2013年共有18个专业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2013年学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得到评估专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学院完成了从专科到本科的战略转型。
    学院坚持“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思路,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需求导向、分流培养、个性发展”为指导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学用结合,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初步构建了防震减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建设具有防灾特色的校园文化,注重加强学生社会实践以培育铸就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仁爱、严谨、俭朴、担当”的优良校风日渐浓郁。近年来,学院大学生在全国、省、市及地震系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得各类奖项百余个。本科生就业率保持良好,考研率保持较高水平。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师资力量显著增强。学院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积极优化教师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扩大具有行业背景和工程背景的教师数量。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师和教师团队不断增多,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稳步上升,高级职称教师比例逐年扩大。同时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开展“优秀教师、教学新秀、吾爱吾师”等活动多渠道、多层次推进师德建设;通过“三把关”、“三激励”、“三促进”,常抓不懈地推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引进、培养、使用”,逐步打造了一支朝气蓬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科研工作成效明显,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1300多篇,并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四百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3”计划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等多项高水平应用研发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院在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编制等领域先后承担40余项技术服务类项目;专家、教师在汶川、玉树地震等国内重大灾害应急与科考中取得了重要科考成果,向教育部提出了“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建议并被采纳,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应有贡献,已经成为能够解决防震减灾科学问题、承担防震减灾任务的重要力量。
    学生管理以生为本,文化建设再上台阶。学生工作实现了从“管理”到“服务”的观念转变。建立起“专兼结合、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学生工作系统,建立了辅导员主抓思想政治教育、班主任主抓学业指导、辅导员助理协助做好全面教育和管理的“三位一体”的基层学生管理体系,确立了“以学风建设为根本,以生涯规划、目标导学、素质拓展和实践创新为重点”的学生工作思路。观念的转变丰富了学生工作内容,提高了学生工作质量。
    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学院结合办学特色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常态化的校园文化活动。5·12防灾减灾宣传周、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月、大学生志愿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系列主题文艺晚会已形成学院文化品牌。这些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院文化建设的品位、特色和内涵。师生置身于健康向上的、具有防灾减灾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心理和行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和心灵得到升华,特色校园文化真正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学院逐年加大投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初步建成了类型齐全、配置完善、功能完备、利用充分、满足需求的实验教学条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4亿余元;同时坚持校内外并重、自建与合建相结合,以产学研带动实习基地建设,建有各类校内外实习基地82个,其中与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建的“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习基地资源能够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教师教科研的需要。建有现代化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室内体育馆、游泳馆、高标准运动场等设施。图书馆实体馆藏23万种,71万册,电子图书65万种,中外文期刊1800余种、报纸100余种,电子期刊等各类数据库28个,建有现代化图书信息系统,建立了完备的文献保障体系。校园网络系统全面覆盖,能够有力保障教育教学和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

新形势下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

    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兄弟院校尤其是与国内名校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突出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本理念贯彻不够彻底;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度不够;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不够优化;学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有些硬件条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新形势下,我们要更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扎实推进整改,切实加强建设,不断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
遵循现代教育规律,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进一步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建一个良好环境。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和调整专业、优化培养方案,使学生在专业和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拥有更大的权利。建好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继续实施“立德树人”系统工程,在师资培训中强化教师辅导指导学生能力的培养。
    加强制度建设。围绕学生学习需求,将“以生为本”办学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与实施中。从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实习实践、考试考查、学籍管理等方面实行更加灵活、弹性的教学管理机制;扩大按大类招生和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比例,推动以选课制、弹性学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学分制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平台,改革选课制度,扩大学生在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方面的个性需求,完善辅修专业制度;系统开展学生相关制度的废改立,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整合现有的教学、学生、管理、后勤等服务资源,改革管理服务流程,引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实现从“学院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转变,逐步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机制。进一步提高学生事务管理一站式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校友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的认识,提高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途径的认识。推进专兼结合的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引进行业专家等高层次人才,锻造一支善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型师资队伍。进一步改革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认真落实到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中,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不同形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推进小班教学,倡导启发式、导学式、讨论式、研究式、互动式教学方法,采取多元化学习评价方式。
    强化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规范。
    健全系部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深化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明确院系两级管理的责、权、利,逐步下放管理权限,加强学院管理层面的服务、指导职能,在系部之间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增强系部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激励机制,促进教学改革的活力。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其激励和约束作用,构建以教学业绩为依据的激励机制、建立以教学奖励为基础的教学竞争制度和个性化的教师激励培训制度,引导教师加强教学精力投入,把教师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创新性教学活动的动力激发出来,使广大教师自觉融入到质量保障体系之中,形成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教学质量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全员考核评价,评价考核结果切实与考核对象的职务晋升、津贴等挂钩。加大投入,建立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教学质量监控反馈机制和监控信息自动处理系统,为教学管理及时、精确地提供统计、评价和可靠的分析,及时提供有效的教学服务,保证教学质量监控准确、及时、有效。发挥教学状态数据库作用,建立年度教学质量发布制度。进一步充实基层教学管理队伍,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将德才兼备、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各级教学管理岗位,建立稳定、精干、高效的教学管理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良好教风学风。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乐于教学的师资队伍。加强领军人才建设,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工程”、“281”工程计划,重点培养、多途径引进高端人才,到“十二五”末期,引进和培养院级学科带头人20名以上,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人数达到80名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100名以上。通过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访学进修计划、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完善并严格执行助教制度、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激励保障制度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强师德教育,让教师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加强学生的教育、指导与管理。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对学生管理到人、感化到心、关心到位、帮助到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风建设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增强主动参与学风建设的自觉性。建立由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组成的多元化导师队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和引导。做好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健全全员育人、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以“抓教风促学风”为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构建完善的学风建设体系。明确教学单位、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责任,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构建以系部为主体、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密切配合、各部门全方位支撑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协调提高学风建设的实效性。高度重视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构建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为主,以入学教育、专业导论、主题班会、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为辅的综合性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发展趋势,明确学习目的,充分调动自主学习“内驱力”。把握科技文化活动引领作用,按照“依托专业建社团,利用社团办活动,通过活动促氛围,营造氛围养学风”的思路,提升学术交流活动和科技文化活动层次,营造积极进取的学术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按照“一个目标、两条路线、三个保障、四个阶段、五项内容”的工作思路(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人生发展奠基”为目标,走“专业创业和拓展创业”两条道路,提供“师资、场地、基金”三项保障,经过“普遍导入、模拟选拔、提升成长和实战回馈”四个阶段,实施“生涯规划、创业基础、沙盘推演、心智成长、项目孵化”五个模块的教育),构建融规划指导、理论培训、体验互动、社会实践、能力大赛、综合评价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加大教育教学投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加大高水平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和大型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在三河地区建设地震前兆观测教学实习和科研试验场,该工程对培养学生地震观测的实践能力和师生研究三河—平谷大地震发生构造以及各种前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在蓟县地震台建设防灾减灾教学实习和科研基地,该基地可供1000余名师生实习使用,满足学院基础地质以及其他专业的野外实习需求;“十二五”期间,学院承担中国地震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地面接收基地建设工作,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可同时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信息安全、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实习教学要求。大力抓好校内综合性、创新型实践基地建设,全力推动创业基地、就业基地的建设,确保每个专业都有一定数量的示范性强、使用效率高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批示范性强、水平高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项目。
    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建设教学行政用房;不断加强合作教育和合作办学,扩大办学空间。加快教学行政用房建设,不断扩大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按“十二五”校园建设规划,学院将在南校区新建防震减灾教育综合楼,在北校区新建基础教学楼、地震档案博物馆、学生及青年教师公寓楼;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工程步伐,推进诸如云服务、模拟仿真及虚拟现实为基础的优质资源建设工程建设,增加网络出口带宽,这些工程投入使用后,将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拓展办学空间。
    积极促进中国地震局与教育部及地方政府共建防灾科技学院,加强与地方的深度联系与合作,争取更多的合作教育的资源。制定产学研合作教育规划,按照国家“2011”行动计划的要求,在继续坚定不移走“校所合作、联合共建”的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改革,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方面争取更多的机会和空间。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高干部和教师的开放合作能力,提升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发挥京津冀地区和“环首都经济圈”的区域优势,积极创造条件,深化、细化与地方各界的合作,积极深入探索和尝试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各专业产学研合作全面开展。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对接,在合作办学和联合打造科技文化创新平台、联合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和项目开发等方面做出进一步探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全校上下必须全力以赴做好整改和建设工作,逐步完善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学院建成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使之成为我国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科技创新中心、文化辐射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以及防灾减灾事业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防灾减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注:本文部分内容摘自《防灾科技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编辑:潘梦春  詹慧丽)

防灾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770次访问,全刊已有1591413次访问